【“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2019年1、2月简报】
浏览:2,150 次 2019-03-12 19:27:17

01 历时一年,安徽稻堆山纪念碑项目竣工

 

稻堆山,位于安徽宣州区养贤乡水阳江畔,曾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殊死拉锯的战略制高点,无数爱国将士在此血染疆场。

然而,由于年久失修,稻堆山遗址正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面对荒芜的前山塝墓地,宣城市红烛爱心协会志愿者不忍英雄被人遗忘,他们对外呼吁,希望给牺牲的英烈一个家。

2017年底,安徽稻堆山纪念碑项目终于动工,历时一年的辛苦修建,到2018年底,稻堆山纪念碑修建项目竣工。这些曾经为国牺牲的英雄,终于让后人有了一处祭拜之地。

他们芳华无悔,我们铭刻汗青,以尽绵薄之力。

 

 

为确保项目执行,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在2017年启动项目筹款,并参与腾讯99公益日,截至筹款结束,共募集善款519610.22元,并委托宣城红烛爱心协会全程参与和服务。

在此,对所有参与支持安徽稻堆山纪念碑项目的爱心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谢谢您们!

 

 

白墙、青瓦、黑字,典型的徽派建筑在树丛中尤为凸显,一笔一划,记录了当年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

 

  项目竣工后,便成了安徽抗战新地标,很多朋友从国道线途经宣城,都特意来此祭拜英烈,烙入极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硝烟已经远去,但英魂将永恒。

在抗日胜利74周年之际,建碑以彰显抗日的英灵,以志哀忱,唤起社会大众对于抗战历史的关注,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02 他是谁?家在何处?抗战英魂遗骸基因采样215位

 

在湖南怀化辰溪县枣子林,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英魂回家项目组成员成功采样了215位英烈遗骸样品,目前,第一批采样样品已经送达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教授在采样

 

实验室专家看到样品后表示,由于埋葬地在湖南,雨季时间较长,加上当时安葬时间较为匆忙,保存的情况很差,有的甚至头骨都不复存在了,听到消息,项目组一度失落。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雷帅在记录采样信息

 

幸运的是,大部分英烈的牙齿都在,实验室专家说牙齿的硬度是最高的,保存也很完整,提取DNA样品的几率很高。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陈靓教授在观察遗骸保存情况

 

从项目启动起,我们便收到很多寻亲家属的来信,他们都想找自己参战的家人,有的只知道名字,不知道部队番号,不知道参加了哪些战役,更不清楚牺牲在哪里,这样的寻亲无疑是大海捞针,而基因检测能增加寻亲的希望。

 

△项目组成员与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少卿博士(左)交流

 

通过科学的基因鉴定,来为英烈寻找亲人,这在国内,是开创先河的。我们寻找到的无名抗战英烈,都没有墓碑,没有任何身份信息,唯有通过基因检测比对,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和上海复旦大学以及上海英莱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遗骸鉴定数据库,上传至官网,记录所有遗骸鉴定的数据,然后开始在全国展开寻亲工作。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建立的遗骸DNA数据库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鉴定技术在国内乃至亚洲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相信,这些英烈遗骸的DNA检测,一定会有收获。

 

03 河南荥阳74位抗战英烈遗骸,开始DNA鉴定

 

1941年秋至1943年春,日寇铁蹄肆践中原,战火燃至郑州、荥阳、巩义周边。

中国军队以第四集团军38军、96军及38军35师为主,从东、南、西三面拒敌,终使日寇龟缩在霸王城,不能西进南下,史称“广武战役”之“广武封围”。最终将日军包围在霸王城近三年,遏制了日军渡河南下、西进豫西的野心。

在“广武封围”期间,以35师为主的坚守阵地,每日都有伤亡。35师孔从周师长下令在师指挥部附近的西苏楼村村北购买义地一块,用于安葬广武作战、封围牺牲的将士。

时过境迁,师长买下的给阵亡将士安息的义地已经变卖做果园,英烈尸骸露出,这块石碑已经埋没在一片密林里。

 

 

2018年7月,根据历史线索,亲历者口述,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对河南荥阳广武镇西苏楼村墓地遗骸进行收殓,根据村里老人回忆,这个墓地遗址有12排墓坑,一排12具。

从8月16日到月底,共收殓74具遗骸,也发现了子弹军大衣纽扣和皮带扣等陪葬品。有两个墓坑中,都是14-16岁的未成年人,而遗骸中年龄最大也是35岁左右,都是正值青春年华,却血染沙场,残酷的战争。

 

 

连续的高温作业,很多工作人员发高烧、中暑,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每天七点多便出发前往墓地现场开始工作,午饭也是简单的在树荫下解决,又开始工作。

 

 

安放抗战英烈的每一个收纳箱,都有一个编号,并用一块红布盖住,并放上一朵菊花,尽管环境简陋,我们希望给予英烈一份尊重。

目前,遗骸样品已经全部送到上海复旦大学做DNA鉴定,我们希望为这些抗战英烈找到他们的后人。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英魂回家项目工作人员和老兵后代交流

 

2019年2月,当地一位老兵后代得知我们项目,愿意无偿提供一片墓地安葬这批抗战英烈,他有一个陵园,愿意捐献出一个版块做出一个抗战陵园,并为这批英烈设计独有的墓地,希望英烈在天之灵能够安息。

 

△工作人员考察墓地选址环境

 

号角已经吹响,他们已经整齐列队,等待着我们带他们回家。

 

2019年1、2月,在爱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下,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遗骸回家项目在2处抗战遗址进行调研,有1处纪念碑修建完工;覆盖全国3个省市。 1、2月项目共收到善款127814.29元,支出善款8120.24元。     感谢各位爱心人士对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的关注,同时也要鸣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对项目执行的大力支持:    

壮士许国,不必相送;今日归来,有你和我的感恩和致敬!如果你也想助力抗战英魂回家,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得到安息,

可点击以下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进行捐助:

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5439

 

 

—————-了解“让每位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战火已远,胜利的旗帜已经彪炳日月,但吹响胜利的号角的英雄们,还在游荡,我们虔诚地跋涉在曾经他们倒下的地方,长出了荒草的战场,小心翼翼地触碰到他们的灵魂,为他们寻找可能依旧在等待的亲人。

魂归故土,无论前路如何漫长。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个体之于国家的责任;国家的担当,也是每一个个体之于国家应有的担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

可关注微博 @遗骸回家

或者微信公众号 “毅魄引魂幡”

 

—————-支持我们—————-

户名: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开户行:建行深圳园博园支行

银行账号:4420 1009 4000 5251 2652 (备注“让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支付宝账号:szlywb@sina.com (备注“让抗战英魂回家项目”)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2854434

官方邮箱:service@szlongyu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