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老兵拍全家福”活动在安徽阜阳举行
浏览:2,655 次
2018-10-17 14:31:22
为迎接重阳佳节到来,2018年10月13日-14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与腾讯企鹅号公益报道团联合发起“为抗战老兵拍全家福”活动,为安徽省阜阳市十名生活清贫的抗战老兵家庭拍摄全家福,向暮年的英雄表达敬意。
参与拍摄活动的志愿者团队,由不同年龄层次的社会爱心人士组成,年纪最小的仅为三岁半,最大的已是耳顺之年,他们之中,有主修地质学的在读研究生,有公司市场主管,有专业自媒体人,有阜阳当地的关爱老兵志愿者,分别来自阜阳当地、云南昆明、广东广州……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要合力拍摄全家福,用行动感恩抗战老兵血与泪的付出。
他对过往的唯一印记,是复员证上的泛黄照片
家住安徽阜阳的抗战老兵刘兰付,于1943年入伍,时年20岁的他挥泪告别故乡,曾步行辗转于祖国西南地区,最终成为独立第二师麾下的一名步兵。回忆过去,老人对苦痛滋味的感知异常清晰:
一天到晚只能以少量的稀饭果腹,不断袭来的饥饿感和与家人硬生生的分离之苦整整折磨了他12年,经历过战争炮火的轰袭,死亡的恐惧也许远不及生的折磨来得漫长,来得刻骨铭心。
1955年,刘兰付32岁,战争胜利归来,回乡下娶妻过日子,此后在历史的烟霾下,平凡、清贫一生,而岁月为他留下的唯一印记,仅仅是塑料袋裹着的复原证上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定格了他30几岁时的模样,依稀可见当年的镇定与英气……

(刘兰付老兵珍藏在家中的复原证)
这是“为抗战老兵拍全家福”活动的第一天,几名带着大包小包摄影器材与道具的志愿者,在一座简陋的平房中,第一次听到96岁的刘兰付老兵故事。他们小心地握着爷爷冰凉凉的手,附在老人耳旁,询问着他的生活近况,随后,拿出在当地影楼租借的长款宽松西装,利落地为老兵装扮。 摄影团队在一小片晒着新近打下的花生的空地上为刘老一家安排站位,然后用镜头,第一次拓印下抗战老兵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志愿者在为刘兰付老兵与家人拍摄合影)

(刘兰付老兵有着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结婚70年,她终于为他穿起绣花的喜服 在颍州区一个偏远的村子里,91岁的谢奶奶听说志愿者要为自己与老伴拍摄合影,忍着眼泪说:“结婚70多年,还没有拍过一次像样的。”谢奶奶的老伴,是抗战老兵李长恩,老人在17岁那年报名参军,进入暂编第九军作战,满身伤痕归乡,一生粗茶淡饭,如今与妻子在小屋里相互照料,思念在外疲于生计的子女,却未曾留下属于自己的时光印记。
(李长恩老兵与老伴身着喜服合影)
看着穿红色喜服的老伴,李长恩老兵感慨不已,他说当年穷困,只给得了奶奶一身农家人自织的粗布麻衣,实在委屈了!奶奶靠在身材高大的爷爷身旁,显得小鸟依人,摄影师请奶奶抬头看着爷爷,老兵忍不住低下头,开玩笑似的对害羞的她说:“你抬头也看不见我!”
(李长恩老兵在家门前拍摄个人形象照)
最好的幸福是孩子们安好,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摄影团队的最后一站是在抗战老兵吴金本家,老兵今年100岁了,对于当年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家国自愿参军的细节记忆犹新。老人日常喜欢在自家简陋的小院中与老伴面对面闲聊,眼望院中的一棵柿子树从发芽到结果,一年又一年,不曾中断。
(吴金本老兵有一个大家)
而今天的小院热闹异常,全家三十几口人特意集中起来,一起站在镜头前回答摄影师提出的问题: “柿子甜不甜?” “甜!” 重阳节,他们用行动感恩抗战老兵血与泪的付出 70多年前,年轻的他们告别父母、爱人,挥泪舍弃小家的温馨,为保卫家国毅然奔赴残酷的战场,此后枪林弹雨,多次与死神擦肩。他们未曾设想团聚,竟不知一晃眼已是期颐之年。 “10月17日是重阳节,与家人相聚登高、赏菊,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是当年的抗战军人放弃了这样的幸福,选择走向战场,他们很多因此与至亲失去联系,家破人亡。”据“为抗战老兵拍全家福”活动负责人王维介绍,拍摄全家福,并在重阳节当天向公众展出,印成精美的相册送达老兵手中,是致敬抗战老兵,为老兵守护与家有关的温暖记忆的一种方式,“如今岁月静好,他们的现在理应被记录。”
(志愿者在集合地合影)
“每当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幸福,就怎么也忘不了曾有一群人为了我们的现在所付出的艰难苦痛。”志愿者暖阳阳因为工作时间无法协调,只好在13日当天乘坐凌晨5点钟的火车,从江苏赶来安徽阜阳与小伙伴们相聚,与她同行的是三岁半的女儿。 拍摄全家福是暖阳阳第一次参与的致敬老兵活动,但在此之前,她曾多次通过龙越慈善“一对一致敬抗战老兵”项目,为生活贫困的老兵捐赠季度生活补助金。在她看来,“不忘感恩,并为之行动”是教育女儿最好的方式。 “咔嚓”一声,时光仿佛就此停驻。抗战老兵们的一生,闯过硝烟,走出沧桑;如今归来,当年的铁骨已消磨在生活的琐碎里,而他们的余生也将在岁月中消逝。留下一张全家福,是留下他们同家人、同时代联系的证据,也是留下一份柔软的记忆。 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31日,健在抗战老兵仅余6252位,仅今年1至7月间就有900余位老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老兵归队(去世)得越来越快了,我们希望老兵在晚年能够留下一些温暖的回忆”,王维说:“给他们带去温暖的同时,我们也被他们温暖了,抗战老兵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一对一致敬抗战老兵” 项目简介: 据统计仅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抗战老兵关怀计划”项目就已为全国11858名老兵提供了物质援助和精神抚慰。 “一对一致敬抗战老兵”项目覆盖全国,其中帮扶安徽省152名抗战老兵,为他们提供生活补贴及日常探访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更加温暖,有尊严。 为号召更多人来守住抗战老兵的温暖记忆,阜阳日报、凤凰阜阳、颍州晚报全程参与“为抗战老兵拍全家福”活动,并跟踪报道。活动鸣谢单位:
安徽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
阜阳颖东心连心公益志愿者协会
铁血老兵公益
颖州晚报
纽约纽约婚纱摄影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以“抚慰战争创伤,倡导人性关怀”为使命,源起于2008年“老兵回家”公益行动,2011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战争背景下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关怀服务抗战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