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她走了一千多公里,只为了在烈士陵园里再唠叨一次
浏览:12,479 次 2023-04-05 10:25:33

又是一个清明。

我们踏着青草,为逝去的长者祭扫,平静安详。

而她们,苦等四十载,却只能在烈士陵园第一次见到故去的孩子…

<1>

80多岁的王成支,再见到老二的时候,留下的泪水已不知是欣喜还是悲伤。别人看见的是高山下的花环,而她看见的却是儿子多年前离家而去的身影。

那年元旦,二儿子汪忠付告诉她,自己要去当兵。在那个时代,穿上一身绿色军装是一件让全家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它不仅是贫苦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让家里吃饭问题得到缓解的转机。


1977年1月8日,经过层层选拔的汪忠付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政府敲锣打鼓送来红花和绿装,村子里的玩伴们都很羡慕。高兴之余,王成支也知道儿子这一趟要出远门了,体面的衣服再破好歹要缝一缝,爱吃的饭菜再少也要好好准备一顿,厨房里的那副碗筷要给他收好,家里饭桌的那个位置要给他空着…

接下来的几年,大山里只收到过一封来信。她知道路太远,邮票太贵,只要知道他安好便行。但是,紧接着的烽火让她开始隐隐不安。那年,西南边陲的炮声接连数月,新华社公告对越反击战的消息大伙都知道了,村民们一见王成支就问,老二来信没,老二好着没?刚开始她还能耐心回应没有收到消息,被问得多了,她索性轻描淡写地回应说:“怕是早打死了,哪还有什么信。”但是,当她真看到政府的人送来了白布,正准备生火做饭的她,一头晕到在地。她不认识字,却知道那个硬本本写的是什么意思。她不懂战争,却接受了儿子为国捐躯的选择


40多年来,她最怕的事情是连梦里都不会再见到儿子。那个硬本本被她压在枕头底下,每天起床都习惯性摸摸枕头下面的这个硬本本,那个破旧潮湿的老宅,即便新房子已经盖好她仍旧舍不得离开。

她知道,在千里之外的边陲山城——宁明,儿子已经入土为安,她安慰自己,相比黄家只找到一条腿的那个孩子,儿子已经走得很好了。只是那么多年过去了,他墓碑还有没有人帮忙擦一擦,他墓前的草有没有人帮忙清理,还有没有人去给他上上香…

她一直有个愿望,想去看看那个回不了家的儿子,碍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她终于下定决心,这一次爬也要到宁明烈士陵园。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的帮助下,她终于成行。

一千多公里路,辗转摩托车、乡村公交、城市公交、商务车、飞机,82岁的老人第一次出远门,但她也知道这可能会是最后一次,所以她咬牙坚持着。在烈士陵园的门口,他们一行碰巧遇上了来自广东茂名市的越战老兵,那一个个饱经沧桑的面孔让她仿佛看见了人到中年的汪忠付。

在儿子战友的簇拥下,王成支走进陵园。陵园倒数第二排的倒数第二个墓碑,红色的五角星下写着“汪忠付烈士”。此刻,她藏了近四十年的悲伤涌上心头,“你的外甥来看你了,你的弟媳妇来看你了,你咋不回来看看我……”

她已经不是当年可以默默支持儿子参军的妈妈,她也不再是那年春天年轻战士们歌里要告别的那个妈妈,而是那个挂念儿子、不停唠叨的妈妈,她克制住眼泪,把从家里背来的冥币认真烧了,认真嘱咐儿子说:“你用不完的,要记得存银行,慢慢用。”

墓碑里的那个面孔,仍然年轻,微笑着认真地听完妈妈的这一次唠叨…

<2>

和王成支一样,李三三也一直藏着一个心愿——想去烈士陵园看看自己的老二朱家富。

哥哥朱家友记得,弟弟朱家富初中毕业时就再也不愿意读书了,因为他知道家里已经没了爸爸,妈妈和哥哥一个工分一个工分地攒着养他和妹妹。他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出路——去参军。从村里出发到乡里,走山路步行需要五个小时,“那天送到乡上后,弟弟说什么也不要我们再送,因为从乡里再走到可以坐车的地方,还要走七八个小时,如果再送,他担心我们当天就回不了家。”就这样,朱家友远远地看着部队来的人,领着弟弟和其他7个兵走了,“他回了两次头,朝我们挥手,让我们赶紧回去。”

这一挥手,没成想竟是永别。那年春天,朱家富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在一个军事编号802号高地的地方,他只身向高地的另一侧冲了上去,只为吸引了敌人火力和注意力。战友们最终把红旗插上了山头,而朱家富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1岁,让家人再也等不到他的回家。

这时光一过便是40多年。李三三只知道儿子安葬在边疆,想去看看儿子的墓但是没办法,“那个时候,怎么会有条件呢,国家也穷,老百姓也穷。”在老家东川的金沙江边,人均只有五分地,只能种点水稻和苞谷,能解决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心愿。国家下发的抚恤金,虽然从每个月7块钱提高到了两千多块钱,但都被用来补贴家用。几年前,李三三摔坏了腿和其中一个眼睛,生活已经无法自理。好在前几年,当地响应政府,全家人已经从农村搬进了安置新区,房子是三室一厅一厨两卫,和大儿子住在一起。

此时,她想见儿子的心愿愈发强烈,她知道再不去看看,也许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儿子了,儿子魂归故里也不知道他们搬了新家。

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南部老兵之家、东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她终于踏上了前往南溪烈士陵园的路。

好雨知时节,也许老天知道这对母子相隔四十年要相聚,特意降下甘霖为烈士陵园洗尘。李三三被家人和志愿者一级一级抬到了儿子朱家富的墓前,在众人的搀扶下,她

站了起来,走到儿子的坟边,轻轻地抚摸,犹如当年送别时抚摸他的脸一样…

哥哥朱家友将从家里带来的土,一把一把地撒到了坟上。嫂嫂站在墓前,把家乡的酒斟好,哽咽地嘱咐道:“我们已经从田坝村搬到了东川,住进了政府盖的新房里,我们搬家了,给你盖把土,你回来的时候就记得路了。”

李三三没说话,只是一把又一把地抓起家乡的土,撒在儿子的墓碑前。

每一位走上战场的战士,家里都有一位等他回家的母亲。而每一位成为烈士的少年,是那些深夜里妈妈们的灯火。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可能已无法消弭他们的伤痛,但这份陪伴却可以让他们得到一丝的温暖。

让我们致敬烈士,一起守护英雄父母!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微信图片_201911261113262.jpg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

可关注微博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或者微信公众号【龙越慈善】

—————-支持我们—————-

户名: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开户行:建行深圳园博园支行

银行账号:4420 1009 4000 5251 2652 (备注“烈士父母关怀计划”)

支付宝账号:szlywb@sina.com (备注“烈士父母关怀计划”)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2854434

微信:lbhjzl(搜索添加客服微信)

官方邮箱:service@szlongyu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