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老兵把女儿交给战友,60年后父女再重逢。
浏览:4,642 次 2015-10-21 17:01:11

凌晨五点的闹钟响了,黎明的曙光渐渐揭开面纱,树影淡了,星斗少了,街道上、树林里漫起潮乎乎的露水气味,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 ,吐出灿烂的晨光,照亮了志愿者去淮北的路。 10月18日,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六点从阜阳出发,在亳州和来自太和的96岁王世英老兵会合,一同前往淮北为106 岁的老兵史尚云过寿。 史尚云
1910年出生,1938年加入冯玉祥部,参加过中原大战。抗战期间加入国民第五战区防御苏豫皖地区,先后在盐城、泰州、下河一带对日作战,担任部队武术教官和战区总指挥部警卫连长。1944年由于内部叛徒的出卖,日军包围下河一带,司令员李明扬率部队突围后继续带领残部在下河一带打游击与日寇作战,后来终因敌众我寡被俘,史老侥幸逃脱回到老家 。回家后史老结了婚,可是没有几年不幸又降临到他的身上,老伴因病去世,没有给老人留下一儿一女。 王世英
1920年出生。1938年考入黄埔王曲分校 ,1941年军校毕业后分入国民21集团173师519团三营任少尉排长。抗战期间在六安、芜湖、桂林等地接运新兵,1942到1945年在安徽学院当教官,抗战结束后驻扎安徽太和,后来王老所在的部队在浙江义乌起义。 史老与王老是老乡更是亲密的战友,相互鼓励,英勇杀敌,生活中老人相互照顾,情同手足。后来王老得知史老没有儿女,在战争中凝结的战友情、在炮火中考验的兄弟情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毅然决然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了史老做女儿。史老照顾孩子比亲生女儿还要亲,辛辛苦苦,万般呵护,把女儿拉扯大。如今这个孩子也是白发苍苍,但是史老和王老始终坚守一个承诺,之前一直没有告诉女儿任何一点被收养的消息。 日星月异,寒暑交替多少个日日夜夜在风风雨雨中逝去,两位老人心中多少牵挂和无限的思愁在岁月的沧桑中叹息,这一次的分离足足让老人相互守候了几十年,渴望有生之年老哥俩再相聚。在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和淮北市爱心志愿者共同努力下,拨开封尘的过去,让这个不是一家胜是一家的一家人终得团聚。 王老的女儿见到熟悉的身影,远远的抱上去与王老紧紧相挨着,热泪不禁涌出。60年,王女士黑发也随着时间的划痕留下苍色,王老一双印着深深浅浅皱纹的双手将自己女儿不再柔软的手包在心前,也许痛苦,也许埋怨,也许后悔,今天都随着思念的热流统统化尽。 两位蹒跚步行的老人眼里的彼此又年衰一成,可是心里的对方还是当年英姿飒爽的俊秀模样,弓弯的后背,乏力的双腿都只能用拐杖支撑,可是两人的友情两人的亲情都没有在岁月里流逝。 鞭炮响起,蛋糕送上,二老一起庆祝生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回程的车子渐渐暗淡在夕阳里,志愿者默默在心里说希望两位老人:期颐之年,长寿平安。 关爱抗战老兵,我们在路上,你呢? 作者/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