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935 次
2016-08-17 14:22:06

裴合玉,男,1926年4月生
入伍时间:1943年
入伍地点:山西新绛
部队番号:国民革命军第34军暂编第45师3团2营6连;第二战区虞乡县保安支队
从长官 军长:高倬之;师长:王维祯;连长:马天苍
部队职务:中士班长、少尉排长
1943年阳城大灾,故裴合玉全家逃难至新绛居住,时值日军占领,所以当地青壮年全部被征用于稷山西边为日军挖壕沟以达到阻挡对面山上第二战区部队顺利进攻的目的,裴合玉被迫为日军工作数月,时常看到日军虐待我中国民工;同年阴历11月,日军移防放弃阵地,对面山上的国军顺利占领该地,并将原有民工中青壮年全部送到李马吴村随即征用入伍;裴合玉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34军暂编第45师3团2营6连。
1944年初,裴合玉所在部队,到达新绛稷山一带的敌占区,3、4月时由于日军扫荡,暂编45师3团被围困于稷王山北的下王尹村,该场战斗持续一整日,日军共发动六次攻击,第六次进攻时我军一连整建制被消灭,但为大部队赢得时间并退出战斗,此次战斗3团共牺牲130余人,自此之后该部队一直在河津、永和、万泉、闻喜一带对日进行游击作战;
1945年2月,裴合玉被提升为8班中士班长,但未久,一位叫窦青林的占有脱离部队加入第二战区虞乡县保安支队,并将裴合玉也邀请至保安支队三大队担任排长,保安支队下辖三个大队,每大队3个连,人数最多时有300余人,支队长由裴时卫(音)担任,少校军衔,三大队大队长为王少华,保安支队活动范围仅在虞乡县周边,故未和日军有过多接触。
1945年8月某日,第二战区虞乡县县长(万泉人,解放后被枪决)跑来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保安支队上下一片欢腾,未过多久便进入虞乡县城受降;
1946年,虞乡和永济合并,次年解放军进攻永济,裴合玉所在部队被打垮,便逃回家中,永济解放后,因裴合玉原国民党军人历史被带走学习,2个月后被编入解放军永济县大队,同年腊月,国军第30军进驻运城地区攻打共产党武装,裴合玉所在的县大队1连奉命牵制国军30军某团,1947年12月19日(阴历)被包围并俘虏至西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又被编入国军30军248团,军长黄樵松,师长戴炳南(老人不记得该师番号,推测应是27师)后被空降到太原东山守城,1948年底黄樵松准备起义时某日,该团全部配发可供解放军甄别的袖章,但一个小时后又全部收回;终起义未成,黄樵松被南京政府枪决。老人回忆,在东山守城期间,常和解放军交火,但从来不拼刺刀,因为怕走近了看到都是中国人而下不了手违反军令,所以双方常用手榴弹你来我往狂轰乱炸,有一个士兵在扔完一枚手榴弹后便忍不住蹲在战壕里痛哭;解放前夕老人因伤住进医院,次日太原解放,7月时老人伤愈回家,回家后才得知自己的亲弟弟当时在东山攻城,自己在东山守城,自己和弟弟在同一天受伤,又在同时一时间段回到家乡,造化弄人;
解放后镇压反革命时裴合玉被发往太原改造三年后回乡务农至今,无工作,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