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711 次
2016-08-17 23:08:10

何其兴, 男 ,属牛,1925年生
1943年在 亳州参军
部分番号: 亳县二区游击队、 步兵
1943年,我被抓壮丁到古城编入亳县二区游击队,队长李幼亭,亳州东北泥店子人,偏胖,个子不矮,四、五十岁,长得不黑。连长有王灯赢(大杨门人),还有大楼的一个姓王的……连长换了好几个。一打仗,连长没胆,不敢打就换。记得总共分为五个区,张桥是三区。二区长叫李兴初与李幼亭同村,那时,日本经常大扫荡,哪村都有他的探子。为纠缠日本,田地的秫秫棵(高梁)让老百姓去掉穂子,政府不让砍,就是与曰本好周旋。老百姓不能种麦,都饿坏不少人。无论哪个桥的两头都挖掉了。我们与日本打仗多,就是好些正规军也不一定有我们打的多。主要有鬼辫子,经常打。记得一次我们十多个人给部队送枪,其中九个人每人扛两杆枪。在白楼休整时,被日本人围住了。那十来个人枪扔了都跑了。我因过涡河冰得肚子疼,拉下来钻入秫秫棵里。帮一农民干活,拎着秫秫回他家,叫人家的娘当娘,冒充那家弟兄们才混过去。老人总共当兵五、六年,使过好几样枪:捷克式、汉阳造、套筒子、三八式等。也发有军服,有时不敢穿。在大桑树上放哨站岗,怕被发现。见过日本兵枪头挑着小膏药旗,头戴的帽。日本鬼子投降时,我们部队驻在大杨南的师桥。去亳县南关(现汽车南站)的白鸡庵(音译,尼姑庙),那里住有日本人,另外北门口也有日据点。日本人看我们穿着、枪支不是正规军,他们的枪都是好枪,不向我们缴械投降。两天后,来了正规军,才投降。那军队一色齐的捷克式步枪,军装整齐,腰束牛皮带,还有红皮子装炮火的(即装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