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抗战老兵危延龄
浏览:1,212 次 2016-08-18 16:52:02
20 危延龄,男,1923年6月4日生 入伍时间:1938年 入伍地点:江西南昌 部队职务:中尉连长 部队番号:国军18兵团30军人力输送连 从长官:团长李国华 从军经历: 我们家父子两人均出黄埔,祖孙四代同为军人。我的父亲名叫危震亚,别名定球,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抗战期间担任国军高级指挥官(师级),在甘肃省指挥抗战时,指挥所遭遇日军轰炸,不幸牺牲。我3岁的时候,父亲离开我们这个家,到我初中毕业,虚岁16岁的时候,大约1937或1938年,我到南昌寻找父亲,此后,我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步科(七分校军训班),毕业后分配到58军新10师30团通信连,不久之后,我在通信连当上了通信排长,1949年起义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先后在解放军第六步兵学校和西南军政大学深造,最高军职为中尉连长,1986年,我加入了黄埔同学会。另外,我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也都在军队服役,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奉献青春。 在国军部队,我在通信连当兵,负责连队一切通信任务,确保跟上级通信畅通。1945年日本投降,我部队在江西南昌接受日本鬼子投降。在抗战中,为确保线路通信畅通,奋不顾身,多次负伤,所幸都是轻伤,我也受到了部队的多次表彰、嘉奖。 我于1949年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复员返家,1952年被安排在教育部门工作,1952年2月至1961年2月,我先后到店前、朱家、彭家、杨家岭等任教师。1961年,由于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那个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极左思潮猖獗,不顾及我参加过浴血抗战和起义有功的事实,只因我父子均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以及在国民党部队服役的历史,污蔑我是有历史问题的人,是历史反革命分子,必须清除出教育界,我和妻子、儿女被赶回老家,因为被当成敌我矛盾,受到歧视、打击,断绝了经济来源。幸好家乡群众帮忙,委托我先后担任前岸、科里、蝉塘三个自然村当小学代课教师,直到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