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抗战老兵黄际科
浏览:1,350 次 2016-08-22 16:27:26
42黄际科,男,1929年4月11日生 入伍时间:1942年 入伍地点:湖北枝江 部队番号:79军98师293团 从长官  军长:夏楚中;副军长:王甲本;师长:向敏师 1942年17岁时抽丁入伍。当时家中有五兄弟,自己排行老五,已读六年古书(私塾),有一定文化。抽丁原本抽的是大哥,由于家里有六七十亩田地,大哥是家中的顶梁柱,于是父母让我顶替大哥去当兵。 抽丁后集中在当地常家祠堂,后转到松滋县等街寺(音译,一个寺院),再转到湖南大堰(或大庸,音译),当时大堰是临都(音译)师管区所在地,由79军接兵站接兵,大约乘坐汽车用时一天半时间到达湖南桂林(音译)79军部。 当时部队长官军长王甲本,98师长向敏思(音译)、293团长黄良(音译)、2营长徐速朝(音译)、5连连长薛作煌(音译)。 部队枪支为中正式步枪,一公尺二高,加上刺刀有一人多高。 部队训练分下雨和天晴,下雨操练劈刺肉搏,工具为木头模仿的枪支,前面用布包裹一个弹簧。训练三个月结束后,分到连队是步兵,后来是一等兵(两朵花) 集训时一天二顿饭,八九钟点早饭,下午四五点钟晚饭,每人每天口粮25两谷(16两制),实际吃到嘴里大米仅仅三两左右,根本吃不饱。打仗时一天吃一顿,有时没有吃的,有时在老百姓家里可以吃到一顿中餐。 受训六个月后,1942年冬天由训练基地开赴(1942年底,冬天)常德、衡阳、长沙一线 。行进速度时快时慢。 部队参战后,自己配发的武器为枪榴弹,一般是一个班只有一支。枪榴弹发射装置在步枪前端位置,弹体比手榴弹要小,用于隔空打击,如,在房前发射,越过房顶,落在房后爆炸。 1943年4-5月份(割麦子的时候)的一个下半夜,在长沙小街(小地名),自己的部队在一条街的上部(上街头),日本人部队在下部(下街头)打遭遇战,打着打着枪声渐渐稀疏,怀疑是日军撤出战斗来包围我们,因而立即撤出了战斗。整个战斗持续2-3小时。 部队武装行军,在前往常德、衡阳路途中随时听到如除夕放鞭炮一般的枪炮声。 在1945年1月在军事教导队学习,完成培训后担任少尉排长兼连指导员,所在部队番号未变。 听到79军军长王甲本被马刀砍杀,老人一直心存疑虑:王甲本身材不高,腰围是常人2倍,骑不了马,平常出行靠四个人抬轿子,行动时通常有骡马驮行的四箱金银军饷。军部有一个特务营,军长身边有一个特务排,有四五十人每人配发一条快板机,保卫非常严格。老人认为军长不可能被人从轿子里拉出来砍杀的,怀疑是被内部人劫财加害。由于觉得自己资历不够反应问题,不然要去告状去的。 由于王甲本军长被害,79军撤出湖南,转到四川乐山花牛溪(音译)一带。1945.8.15在那里听说日本人投降 。 随后开始裁军,以裁军官兵为主 ,排及军官要求初中生,老人由于读过六年古书(私塾)被当连长向子方留下。(向敏思亲侄子,此人好赌常常用军饷赌钱) 后因内战开始,部队开拔到四川梁山县(今天重庆梁平)、安康、汉中,最后在湖北鹤峰被共军缴械,在共军培训两个月,由于只要士兵不要军官,发放路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