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抗战老兵郝贯得
浏览:1,304 次 2016-08-23 15:48:02
92 郝贯得, 男 ,1921年4月生 1939 参军 部队番号:68军36师独立辎重团2营3连2排3班,上等兵。 战友中是我们界首老乡的有范有力、范兆旭、范瑞坛,徐占厚等 郝贯得老人18岁被拉壮丁,验过后四五天就集中送到河南南阳地区,在一个叫马庄的地方驻防训练。我被编入68军36师独立辎重团2营3连2排3班。军长刘汝明,师长刘汝珍,团长张宗逊,团副张德巡,营长魏殿香(河南人),连长曹汉青,排长开始是姓周的山东人,后来是姓王的河南人,换了几个,班长曹东全,也是河南人。战友中是我们界首老乡的有范有力、范兆旭、范瑞坛,徐占厚等。界首老乡的有范有力、范兆旭、范瑞坛,徐占厚等。 “到农历腊月(1941年初春),上级命令我们部队开赴湖南抗日前线,部队驻扎在山沟里,也不知道叫什么地方,我们打不过日军,不到十天就开始撤退,且打且退,一直退到湖北。日军还指使随军的大刀会到处砍杀,为虎作伥,袭击国军,伤害百姓。 “在一次较大的战役中,我55军、68军、30军分左中右三路抗击日军,最后把日军包围在鄂豫陕交界处,打的很惨烈。我们有大炮,日军死了不少,我军伤亡也很大。 “我在68军待了四年,1944年三月初六,我回到家里。家里还在到处拉壮丁,我就到离家10多里的彭湖地主家跟人(打工,当掌鞭的)。躲到腊月十七,我回家过年,十八夜里又被拉了壮丁,先到太和北的旧县集,被戴着钢盔帽的两广部队接走了。后到安徽六安,驻地在潘家圩子。两个月后,日本宣布投降,我们就在当地收缴日本人的枪支。” “我们辎重部队一个排四匹骡子四杆枪,骡子用于运送物资,枪有小紧扣的八四枪(尖口枪),后来换成四个鼻子的捷克式。大炮有十二匹骡子拉的,也有八匹骡子拉的,一门炮有三个炮身,一个炮身打高温了就立即换炮身。在部队,我是上等兵,每月军饷13块多纸币,扣除袜子鞋等生活用品费用,剩余的由领导暂时保管,怕士兵有钱了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