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抗战老兵韦吉返
浏览:1,010 次 2016-09-18 10:04:18
  066 韦吉返 , 男 ,1920年6月3日生 31军135师 老人在三岁时父亲过世,但家里经济条件尚好,能上学,抗战时期大哥被抽丁,家里用800毫银子请人顶替应征。老人18岁时(大约1938年)第二次征集兵员时,老人的姐夫(覃永威,时任135师师部医院支书,后任医院书记)返乡探亲,老兵自觉跟随覃永威到南宁从军。到了135师师部医院后部队发了两套土黄色军装,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帽子,没有发鞋子,没有发枪支,负责医院伤病员的看护工作。记得当时31军军长是韦云淞,后任的师长是颜真武,院长叫段福生,湖南人,后任院长林溪,来宾人。老人讲述135师师部医院始终都与司令部在一起,司令部开始驻扎在南宁的武鸣县,老人所在的单位有四个班,三个班负责看护内科伤病员,一个班负责看护外科伤病员,一个班有14个士兵,因为没有直接上前线,上级没有给看护兵发枪支,每天的工作室与医院的医生一起工作,主治医院为病人开出治疗初访交给看护兵,看护兵拿着处方去抓药,煎药,然后送到伤病员手中。在师部医院治疗的伤病员大多数是军官,病例多为内科,少量外科病例,如有病情严重的外科伤病员,师部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治疗就送到后方医院医治。1938年135师司令部驻扎在的武鸣县的一个庙里,那时很多日军飞机来轰炸,司令部的工作人员经常白天都外出到野外躲飞机,晚上才回到司令部的庙里休息。1939年日军打到南宁,135师司令部离开武鸣,迁移到靖西、龙州一带。司令部在靖西驻扎三个月后转移到龙州,在龙州老人曾经与战友救治了一位腹部肿大的连长,经过治疗后的连长病情好转后返回战场。由于老人当兵前在家已经结婚生子,1943年由医院书记覃永威开具探亲假条返回家中探亲。假期满以后因留恋家庭而脱离部队,从此在农村务农。五十年代因国军身份被划为地主成分,七十年代收到政治冲击,遭到批斗差点丧命。大儿子早年夭折,现与小儿子生活,一女已经过世,另一女年近七十。老人的子孙孝顺,家庭和睦。1938年至1943年随135师师部转战在百色、靖西、龙州一带,一直担任救护伤病员工作。1943年年底经长官批准回乡探亲,之后在农村生活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