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抗战老兵王雄
浏览:1,560 次 2016-09-18 14:19:24
104 王雄, 男, 1921年12月24日生 46军170师工兵营 王雄,广西全州县凤凰乡三塘村委小洞村 人。1937年,我才16岁,但身材长得高大,当时实行着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制度。我们家三兄弟,本来中签的是我大哥,他读过一点书,有些文化,偏偏害怕上战场,竟然躲起来了。乡里完不成任务,就把我父亲关押了。我大字不识一个,但为了挽救全家,于是挺身而出,毅然参军了。 1937年9月,我被送到兴安犁头圩新兵连培训,半年后正式编入国军46军170师,军长是夏威,1940年后是周祖晃,师长是黎行恕,下辖508、509、510三团。我在工兵营二连二排6班,从事着最艰苦的工作,挖战壕、埋地雷、修路和架桥,有时则负责断后炸桥,破坏工事。 我们最初的驻地在柳州东泉街。1939年底,日本鬼子从钦州湾登陆,偷袭得手,我们和许多兄弟部队奉命反击,部队转战钦州、南宁、宾阳昆仑关等地。几个月后,日军溃败,从海上撤退。我们奋力追击,接连收复了龙州、南宁和钦州等地。进入南宁时,我看到鬼子的防御阵地做得极好,外面是铁丝网,绑着无数的铁蒺藜,还植有许多拒马。里面则明碉和暗堡相结合,壕沟纵横,这些碉堡外层用松木围着,里层又铸以钢筋水泥,坚固异常。追击到钦州时,我们看到鬼子将沿途房屋焚烧一空,有的地方还在冒着青烟。 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战况吃紧,我们师部接受紧急命令,要求赶到湖南参战。我们从南宁出发,经历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到了来宾才搭乘火车。我们在衡阳下车后,因为接连下暴雨,河水猛涨,无法渡河,耽搁了数天。等到河水退下去时,前方传来消息,说日军已败退了。我们于是在衡阳驻扎了半年,营地在茶山坳和毛家祠堂一带。 我们的连长是灌阳文市人,叫黄进修,他对我很好,算是半个老乡。我那时是个事务长,掌管着全连的伙食。有一次,我被兄弟拖下水,手气又背,竟然将全连半个月的伙食费全输了。排长暴跳如雷,他抽出手枪,放言要枪毙我。我那时年轻气盛,不怕死,就操起一条冲锋枪,压了一满匣子弹,准备以命相拼。连长赶来后,好言相劝,说事情不发生已经发生了,大家都是过命的兄弟,就不要为一点破钱撕破脸皮了。他压下了这件事,再也没有追究。 我因为长得高大,人又灵活,且能吃苦耐劳,1942年冬天,被上司点名到南宁军校去学习和深造。但我却犹豫了,一路顾虑重重,毕竟我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加上又十分思念家人,所以当火车途经全州,我头脑一热,就选择在百里站下车了。当时我的职衔是班长,制服鲜明,站里许多新兵蛋子见了我都在敬礼。 我回到了家,跟亲人团聚在一起,后来我又被抓去当了两次兵,但都时间不长就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