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全达(曾用名谢全华),河南省滑县上官镇谢寨村人,生于1922年8月1日,自幼丧父,因家贫于1942年在附近的郭固营村参加八路军,被分到冀鲁豫九分区十六团三营八连。
老人记得在滑县瓦岗寨大范庄与鬼子战斗中,右肩膀被子弹穿透,被战友用担架抢救出战场,送到滑县白道口的一个医院治疗,到当年11月份基本痊愈,老兵身上那个枪伤至今还是非常明显。
老人随后参加了刘邓大军七纵队20旅61团三营九连,连长王洪然,团长王启锋,在濮阳、开封和山东一带和日军交战。
老人复员后一直在家务农,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每月有政府各种补贴600元左右。由于家庭经济差,70多岁的儿子还经常在附近的村子打工,以贴补家里生活。
老人有1子1女,女儿已经去世多年。谢老每月有在乡复员军人抚恤金985元/月。儿子谢安林,比较孝顺,今年72岁,偶尔打些零工,无其他收入来源,家里有田地几亩。
今年谢老孙子外出打工,意外摔伤,肋骨骨折,住院花费较大。
谢老十多年前得过偏瘫,后来又落下了后遗症,精神稍有问题,说活不太清晰。
2017年11月23日下午5点左右,正屋的5间房由于电线线路老化,出现短路引起火灾,万幸此次火灾没有人员伤亡。
但老兵一家居住的5间房屋烧的几乎片瓦不存,屋内家具及生活物资全部烧毁。
屋顶被烧毁,墙壁脱落。
所有的家具和物品在大火之后,只剩一片废墟。
烧断的房梁
家用电器全部被烧毁,只剩一顶还悬空的吊扇。
好在,从火灾里抢出来的除了一个衣柜还有两枚抗战胜利纪念章,分别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时中央军委授予老人的。
但心酸的是,因为担心老人年纪大,老人的儿子存了一万多元现金在盒子里,预备用于老人后事办理费用。一场大火,让这些钱也化为了灰烬,让原本经济就紧张的家庭更加拮据。
由于屋子被烧了空,老人和儿子目前暂住在厨房,厨房阴冷,靠着烧柴火取暖,但因为刚被火烧的缘故,家里资金紧缺,一家人就连烧柴火都舍不得。
老兵在厨房暂时安了窝。
发生火灾后,老兵家属稳定情绪几天后才告知志愿者失火的情况,2017年12月4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初步了解情况后,于12月6日出发前往老兵家中安抚老兵,在现场进一步了解老兵需求。
在看到谢全达老兵家急需生活保暖物品后,龙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老兵联系修电路的维修工,并折返县城为老兵采购保暖物资,希望不让老兵在寒冬里挨冻受凉。
目前老兵急需保暖物资(棉被、褥子、煤炉、煤球、衣物),生活用品(米、油等),老人不肯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龙越决定为老人募集善款重建房子,让老人有一个舒心的安身之所,天冷时不再受冻。
挂在厨房未被烧毁的谢全达老兵的照片。
大火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将会持续关注此次老兵家失火和灾后重建的情况,也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帮助老兵一家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